一位导演最深情的守护答卷

《古建里的山西》蕴含永恒的文化底蕴
原创 水镜台工作室
浏览量
作者:王荔

6月13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现场,《古建里的山西》总导演刘军卫倾情讲述,让拥有1600余年历史的张壁古堡,再次激荡起文化传承的回响。

“古建是座富矿。”站在古堡瓮城内,刘军卫的开场白掷地有声。他坦言,将古建比作富矿,既饱含着对祖先馈赠的敬畏,更藏着深深的忧虑。“山西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我害怕大家用挖煤矿的惯性思维去开发古建。”他语气凝重,“这些不可再生的古建筑,不仅属于山西、属于中国,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回望创作历程,刘军卫感慨万分。2019年,省文物局盛情邀请下,这位曾凭借《晋商》声名鹊起的导演,再次将镜头对准家乡。“这是一次愉悦的体验,也是一次艰难的突破。”他说,山西古建承载的文化精髓令人惊叹,但复杂的知识体系、拍摄中的意外状况,以及资金紧张等难题,都让创作之路布满荆棘。“最困难时,制作经费几乎见底。但正是这些波折,反而让我们得以沉下心来,从更高维度打磨作品。”

活动现场,刘军卫特别感谢了两位“幕后功臣”——省文旅厅和省文物局,“他们从未催促我交片,一切以出好片子为目的。”他动情地说,“在追求速度的时代,文旅、文物部门愿意慢下来做文化,是山西的幸运,更是创作者的幸运。”

谈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刘军卫神情庄重:“文化产业应该是文化事业的抓手,而不是替代。开发古建不能急功近利,这需要大智慧,需要久久为功。”他以《黑神话·悟空》游戏带火山西古建为例,分享了自己从“后悔没蹭流量”到“坦然坚守”的心路转变:“中国古建之美,不在一时热度,而在永恒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创作虽不赚钱,但问心无愧。”

“古建如同汉字,一榫一卯,一笔一划,构建了我们的家园,也构筑了灵魂的栖息地。”演讲尾声,刘军卫的目光看向斑驳的城墙,“一部纪录片只是起点。因为了解,所以热爱。我们希望未来能用更多作品,让世界听见中国古建这曲‘凝固的旋律’。”

此刻,掌声雷动。

一位导演用六年时光,在这座千年古堡里,写下了对文化遗产最深情的守护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