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原创
水镜台工作室
浏览量
6月5日,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在省文旅厅的指导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召开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十周年座谈会。
省文旅厅副厅长张志仁强调,传承人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调查、记录、建档是开展非遗保护的重要措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利用录像、录音等多媒体现代技术,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传承人的技艺和知识,并作为国家档案文献保存在国家图书馆,既让非遗得以更好传播与弘扬,也让中华文明瑰宝得以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是文化和旅游部贯彻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工程。十周年既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记录工作要对标全国、放眼全省,要面对数字化传播的新浪潮,做好非遗传播工作。
传承人建议记录团队要充分了解传承人的活态传承环境、日常实践工作,把记录工作融入他们的日常授徒、展演中。学术专员建议引入多学科视角,深度解读非遗背后的文化逻辑、精神价值、社会环境等,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呈现其立体面貌。记录团队表示,技术是手段,真诚是桥梁。在工作中与传承人建立深厚信任,才能捕捉到那些最打动人心的“活态”瞬间。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牛晓珉主任表示,下一步将弥补不足,做好协调、跟进、管理工作,把培训、自评、验收等各项工作做细做实,确保记录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同时,要进一步做好非遗传播工作,讲好山西非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