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涞山庄:这里的文化会“说话”
八百里太行山脉,蕴藏着无数的自然与人文宝藏。在长治市壶关县,澳涞山庄另辟蹊径,以“荆浩文化+元宇宙+新消费”的创新模式强势突围,打造出太行山文旅新范式。
游子执笔:绘就生态文旅新篇
从长治走出去的企业家王海歌,是中国澳涞坞投资控股集团主席、世界电影产业大会集团主席。如今的他还有一个新身份——澳涞山庄创始人。“每次回到家乡,看到峡谷里的老房子空置,年轻人陆续外出,总觉得该为这片山水做点什么。”这份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让王海歌决心把藏在深闺的太行山水变成带动乡亲们增收的“聚宝盆”。
返乡后,王海歌带领团队走遍峡谷各个村落。经过调研发现,这里不仅有华北地区最大的野生红豆杉群落,每立方厘米富含20000个负氧离子,堪称“天然氧吧”;这里还有荆浩画派的文脉根基,以及第四纪冰川遗迹、金蟾化石等稀缺自然资源。不过由于缺乏系统开发,这里始终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王海歌深知,文旅开发不是建几个仿古建筑,关键在于激活文化基因。于是,他决定构建“文化+生态+数字”的产业矩阵,将荆浩画派的艺术DNA与冰川遗迹、红豆杉林等生态宝藏串联成“文化生态链”,让“沉睡资源”转化为“振兴资本”。
山庄建成后,吸引了众多文艺工作者前来采风,成为“行走的美术馆”,并荣获“中国最美山庄”称号。这一金字招牌,大幅提升了壶关县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劲引擎。
科技点翠:解锁元宇宙山水样本
在红豆峡万亩原始森林深处,澳涞山庄打造出“中国北方康养新地标”。
清晨的“晨间唤醒计划”提供山径慢跑、颂钵疗愈、八段锦等选项,帮助游客调节身心节奏;夜晚的“围炉煮茶”以炭火、热茶与小食营造松弛氛围,“篝火造梦夜”则融合民谣Live、星空烧烤与篝火舞蹈、澳涞夜话等互动场景,营造出“新烟火气”的理想生活场景。
客房各具特色,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荆浩宫52间新中式房间,以温润木质与禅意陈设勾勒东方美学;溪山云庐35间星宿主题房,将二十八星宿图腾融入穹顶设计,夜观银河、晨听鸟鸣,让都市人重拾“以天地为庐”的野趣;四合院“宝琏堂”与湖景别墅,以独立庭院与私享温泉,为家庭客群打造“一院一世界”的世外桃源。
更值得一提的是,澳涞山庄积极开展元宇宙创新实践,打造了山西首个元宇宙拍摄空间——澳涞坞短剧影视基地。澳涞坞文化产业园以元宇宙技术为核心,构建起影视拍摄、短视频制作、动漫游戏、文教产业等多元业态协同发展的生态闭环,实现了“一源多用”。正如王海歌所言,科技的作用是让文化“活过来”。
这种创新模式也得到了游客的高度认可。“走过平遥古城、云冈石窟,澳涞山庄让我看到了山西文旅的另一种可能。”来自上海的游客陈铭在体验元宇宙拍摄空间后感慨。作为资深旅行博主,他足迹遍布全国30余个文旅小镇,“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仿古街,而是将荆浩画派的笔墨意境与元宇宙技术结合,让山水画‘动’了起来,为全国乡村旅游提供了‘山西样本’。”
共赢发展: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澳涞山庄摒弃传统的“门票经济”,以“生态圈经济”为核心,注重跨界联动。
“星光林”项目邀请360名文艺工作者植树并留存手印,未来作为特色景点开放,开创“艺术IP+生态经济”新模式,收益反哺周边村庄;“奋斗者小时光”面馆每日免费给特定群体供面,传递正能量;未来还计划整合闲置院落,打造“太行山写生基地集群”,形成“文化赋能—产业增收—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文旅+”融合发展不止于此。澳涞坞集团已获得世界智能攀岩大赛亚洲承办权,依托峡谷崖壁打造垂直赛道,建设“文旅+体育”“文旅+智能”等新兴业态。未来,还将开展一系列与攀岩运动相关的推广活动,助力攀岩运动在亚洲地区的普及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