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采·赶大集 | 从指尖技艺到时代匠心

山西文化馆公众号
浏览量

晋北篇

晋北,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不仅孕育了深远的历史文明,也承载着无数民间匠人的艺术梦想。从古老的剪纸、树皮画,到沁人心脾的手工香,再到微缩古建与民俗味道,每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都仿佛是一段静默的岁月,在时光的褶皱中悄然诉说着晋北的温度与灵魂。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在朔州的街巷深处,山西朔州传统剪纸艺术依旧灵动如初。作为县级非遗,它以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勾勒出农耕节令、吉祥图案,藏着老百姓对生活最质朴的热爱。而来自市级非遗项目的十彩衬色剪纸,更是在色彩层叠与构图变化中,呈现出视觉与情感的双重交响,令人过目难忘。

香,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同九龙禅悦非遗手工香承古法之韵,取天然香材,秉持“香以载道”的理念,在袅袅烟雾中静观内心;

随手拿起来自大同的石奶奶手作坊的布老虎,指尖中感受到的是人间的温情与烟火气,这感觉像是在旧时光里慢慢熬出的生活香气,沁入人心。

若说传统是一把钥匙,那么文创就是打开它的现代门扉。朔州嵋屏与梅子两家非遗文创手工品牌,分别作为省级、市级非遗代表,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推出手工包、饰品、家居装饰等产品,让非遗真正“活”在了当下的生活中。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走到古建筑微缩模型文创产品的展台,应县木塔赫然立于桌前,栩栩如生。斗拱、飞檐、砖雕、门楼,每一笔每一画都遵循真实比例还原古建规制,这是对历史建筑最虔诚的复刻与致敬。

在更多角落,非遗的表达正变得多元与鲜活。郭氏树皮画用一片片粗粝树皮描摹山川人文,既质朴又富有张力;而吕梁烙画则以火代笔,于木板之上描摹生动百态,火痕之处皆成画境。

定襄葫芦文创将这个古老的福物变为当代审美下的手工艺术品,在雕刻与彩绘之间流转出“纳福藏祥”的寓意。而朔州文旅集团打造的“这厢有礼”系列产品,则将所有非遗之美集合为文创礼品,用“礼”的形式向世界诉说晋北的温良与厚重。

当然,晋北的味道也不可或缺。作为省级非遗的吕梁五香调料面制作技艺,用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道出了千家万户的家常味道。而“晋温恭碗团系列产品”则是在传统工艺中找寻现代口感的平衡点,为晋北小吃注入全新的生命力。


图片

在这场非遗与现代对话的盛宴中,晋北文化不仅未被时光湮没,反而以更加灵动的姿态跃然眼前。从指尖技艺到生活美学,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正在悄然走出山西,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道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