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展览诞生记沙龙座无虚席 策展人趣谈“技术流”巧解疑问

原创 水镜台工作室
浏览量
作者:王荔

“啪嗒”一声,聚光灯在山西博物院沙龙现场骤然亮起。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午后,展厅外游客仍排着蜿蜒长队,馆内这场由知乎日报与博物院联手打造的“爆款展览诞生记”沙龙,早已座无虚席。听众不是举着手机录像的文博爱好者,就是托着下巴的学生,甚至是戴着老花镜的银发观众。看到大家目不转睛盯着台上——四位嘉宾预感,一场“拷问风暴”要来啦!

“为什么展厅里的玻璃总让我‘撞头’?”技术宅观众的提问让主持人庄泽曦忍俊不禁。“晋魂”基本陈列“民族熔炉”专题策展人安瑞军起身走到台前,指着身后展柜比划:“这叫‘甜蜜的烦恼’!我们三期改造换上的低反射玻璃,清晰度提升到‘自带美颜滤镜’,结果好多观众只顾盯着文物,忘了看路。”他突然压低声音模仿游客语气:“‘这玻璃咋跟隐身了似的!’”夸张的表演引得全场捧腹,前排女孩笑出了眼泪。

“网红打卡会不会毁掉展览深度?”“土木华章”专题策展人游恺举起手机,展示着佛光寺斗拱打卡点的照片。“你们看这个1:1复刻的唐代斗拱,起初只是学术展示,结果成了‘网红顶流’。”他目光扫过全场,“有人在这里自拍,但更多人开始追问‘斗拱为什么不用一颗钉子’‘唐代建筑有什么玄机’。这就像给文化大门装了个霓虹灯招牌——先把人吸引过来,再慢慢带他们走进历史深处。”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角落有位老者频频点头。

“灯光暗不是因为抠门?”面对提问人“展厅灯光太省电费”的调侃,游恺突然提高声调,“彩绘陶器怕光就像姑娘怕晒,得用‘防晒霜’级别的弱光;但青铜器就像硬汉,完全能‘享受日光浴’。”他边说边模仿陶器“娇羞遮脸”和青铜器“挺胸晒太阳”的动作,现场笑作一团,连后排维持秩序的保安都憋不住嘴角上扬。

“听说策展人能随便摸文物?这是真的吗?”前排突然站起位戴着圆框眼镜的男生,话音刚落,现场爆发出一阵哄笑。“晋魂”基本陈列“晋国霸业”专题策展人崔跃忠扶了扶眼镜,身子前倾调侃道:“要是有这特权,我现在手指早被文物‘盘’包浆了!”他摊开双手,“实际上连文物库房的门都不能随便进,我们顶多隔着玻璃‘望物兴叹’,养护工作得交给专业的‘文物医生’。”笑声中,后排观众举起写满问题的纸条使劲晃动,现场气氛瞬间沸腾。

三个小时的“交锋”里,策展人时而化身段子手,时而化身科普达人,使尽浑身解数。当最后一个问题被解答、主持人宣布结束时,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人群散去时,仍在议论:“不听不知道,原来展览背后藏着这么多门道!”而展墙上,“毕加索、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艺术”暑期新展的巨幅海报正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预告下一场文化盛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