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铲除坑人骗局,让保健品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

原创 山西日报客户端
浏览量

  近年来,随着老年群体保健意识增强,老年人保健品市场迎来旺盛需求。但成本仅11.5元的营养食品,摇身一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售价5000元一疗程……近期,北京市公安部门打掉一保健品诈骗团伙。

  长期以来,保健品市场产品良莠不齐现象一直存在。保健品坑人骗局,一直是我国各地严厉打击的重点。北京市公安部门打掉一保健品诈骗团伙,案件不仅为众多消费者挽回了损失,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彰显了我国各地严厉打击保健品坑人骗局的决心和行动。但是,该案件透露的细节值得我们深思。一是瞄准特定人群,“海打”筛选。被骗人群为,年龄65岁以上、有退休金、文化水平较高,但缺少家庭关心关爱。团伙中的“业务员”通过“海打”电话方式联系老年客户;二是“游记作战”,精确做到“人盯人”。选取的“讲座”地点多为北京四五环周边的中档饭店,每次直到活动前一天才通知具体时间、地址,团伙“业务员”采取对老人“人盯人”模式,确定参加意向后,车接车送陪同老人一同“听课”。

  让保健品更好地造福群众,是我们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保健品坑人骗局,屡屡得手,这说明保健品欺诈越来越精准,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对此,我们在今后的监管中,要采取更加精准的方式进行严打。一方面,针对任何广泛接触个人信息的从业人员,比如保险推销员、医务人员、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等,要出台更加严格的行业规范,防范和禁止他们擅自收集出售个人信息。另一方面,要对涉老保健品经营单位开展“健康讲座”类活动进行严格监管,特别是中低档饭店、城乡接合部,驻地派出所、消防、社区等部门要轮流每场驻点,旁听宣传内容,并按各自职能要求开展检查,震慑经营者、警示不法分子知难而退。当然,铲除保健品坑人骗局,既需要职能部门严惩违法分子,也需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有提高他们的辨别力和警惕性,才能让保健品坑人骗局没有生存的土壤。

  铲除坑人骗局,让保健品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保健食品是适宜特定人群、具有调节人体机能,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当前,随着物质生活丰盈,老百姓对于健康有了更直接更强烈的需求。相信,随着各地对保健品坑人骗局的精准打击,一定能让保健食品真正保健于民,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

  特约撰稿人 邢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