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因”与“果”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中国记者》2024年第6期 浏览量
作者:双传学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和把握“正面宣传”与“新闻真实”的关系。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尽管这一叶、这一点确实存在,但从总体上看却背离了真实性。同时,除了一因一果,更要注意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因果转换等复杂情况,避免主观片面、以偏概全。”当前,国内外形势仍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而随着Sora这一“世界模拟器”的出现,信息环境、传播格局、舆论生态又将迎来一次新的革命性重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深刻把握因果转换的辩证法,处理好“正面宣传”与“新闻真实”的关系,明其理、知其用,得其法、善其事,着力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

一、辨因果,把握新闻真实辩证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涉及怎样看待真实性这个重大问题。”总书记并引用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里的“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进一步强调新闻真实的极端重要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但事实并不等于真实。新闻真实是由多个事象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众多因果相互作用、相互组合的结果。新闻真实性是传统新闻学的基本原则,但以Sora为代表的文生视频技术正预示着数字新闻的虚拟化,并将进一步模糊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将变得更加困难。在当前的技术和社会文化环境下,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格外重视和明辨因果关系,善用整体的、联系的、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更好发挥主流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

辨识个别真实与总体真实。个别真实,即指新闻报道所反映的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实际,如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准确无误。总体真实,则要求新闻报道在一段时间内、一定范围内,尽可能真实地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与发展趋势。新闻真实是个别真实与总体真实的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能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搞清楚是个别真实还是总体真实,不仅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而且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发射器,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如果只注重个别的、具体的新闻事实,忽视主流的、普遍的发展现状,新闻报道就很容易误判因果关系、误导公众认知,甚而引发涣散人心的严重后果。因此,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进程中认识和处理个别真实,谨慎决定其是否应予以报道、如何报道,避免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错误。对于偶然的、个别的小概率事件,不宜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报道,防止将小事件演变成大舆情;对于能够反映事物总体面貌的典型个案,则要深挖其独特价值与样本意义,充分发挥引领性、示范性作用。

辨清当下真实和过程真实。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闻的真实性是事实或随着事实发展的真实,它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事实的发展完结,报道的真实性也才能够全部展现出来;事实进展到什么程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才可能到达什么程度。”换言之,当下真实无论如何细致准确,终究都是一种静态的、有限的、孤立的真实,无法客观反映现实状况的历史成因与演进规律。有些事物因果关系明了,在当下和局部环境中来看也有其合理性,但如果放在一个更为长远的历史维度考量,就未必符合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大趋势。现实中,一些自媒体博主甚至包括个别新闻工作者片面追求时效与流量,只注重呈现眼前事实,既不探究这些事实为何发生,也不分析这些事实如何演变,以致新闻报道沦为没有来龙去脉的“碎片”、没有因果逻辑的“标签”,甚而陷入“后真相”的漩涡,伤害乃至丧失了自身公信力。“当下”是“过程”中的一环,只有将当下真实放在过程真实的时间线里详加考察,才能更为准确、完整地认识和报道新闻事件。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开展新闻舆论工作,既站在当下看问题,又站在历史和未来看问题;既看到眼前的真实,又看到过程的真实,让新闻报道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辨明表象真实和本质真实。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表象和本质两种状态,表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深层规律,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新闻真实也是如此。做到表象真实,才能为本质真实提供生动素材和直观证据;把握本质真实,才能识别各种表象乃至假象,避免出现假性因果的谬误,又或是倒因为果、倒果为因。于新闻舆论工作者而言,一方面要清楚地认识到表象真实不等于本质真实。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因此,要学会透过表象看本质、透过本质看全局,结合历史、政策、经济等多维度因素,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和因果定律。特别是在生成式AI快速发展的当下,“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有视频不一定有真相”,我们更须对事物表象“多看一眼”“深挖一锹”。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单纯强调本质真实,切忌把现实倾向说成既成事实,把美好愿景当作现实图景,要杜绝一切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

二、学因果,坚守正面宣传新闻观

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正确认识和呈现新闻事实,科学把握新闻事实的因果联系,需要鲜明的新闻理念和价值导向做支撑。与西方所谓“坏消息才是好新闻”的新闻观不同,我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要求及时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成就,实事求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传播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性,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全面论述了“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历史意蕴和时代价值,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守正面宣传新闻观,要笃学善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实性原则、切问近思因果转换的实践属性和规律,树立新闻真实的政治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把握事物本质、抓住问题要害、找到解决方案,更好发挥新闻舆论工作团结鼓劲、凝聚人心的正向引导作用。

树立新闻真实的政治思维,做大正面宣传。“因果关系是政治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追求的‘圣杯’。”习近平总书记把新闻学列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性作用的学科之一,并用“五个事关”阐明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一是为了“客观展示发展进步的全貌”,二是能够“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宣传本就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更要筑牢政治之魂,用政治思维看待新闻真实性问题,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只有融入政治立场、融入为民情怀,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事实,才能确保新闻舆论工作不偏向,始终聚焦主题、反映主流、突出主调、彰显主线。具体而言,树立新闻真实的政治思维,就是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对新闻事实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研判。现实中,一些媒体人受商业利益驱使,重视流量忽视质量,只要热度不要态度,将事实真相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还有极少数人受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第四权力”“无冕之王”等论调的蛊惑,将成就宣传视为“说教”,将“揭黑唱衰”作为“责任”,不顾事实真相,抹杀真实因果联系,捏造虚假因果链条,扰乱网络舆论秩序,唱衰中国经济,强化认知偏见。这些缺乏甚至丧失政治思维的做法,只会损害媒体公信力、分化社会共识,不利于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树立新闻真实的系统思维,做强正面宣传。正面宣传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系统的实践指向,绝非简单理解的“报喜不报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做好正面宣传,“不是说只能讲正面,不能讲负面,关键是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平衡。”可见,正面宣传是全面而系统的宣传,需要平衡兼顾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客观公正地展示社会发展的全貌。事物的因果联系错综复杂,从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到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再到互为因果、因果转换……直接反映新闻真实的复杂性与辩证性。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辨识报道对象的因果联系,准确判断其在多种场景里的具体表现形式,以系统思维把握新闻真实,对当下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做通盘考虑、多维审视,真正做到个别真实与总体真实、当下真实与过程真实、表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比如,成就性报道要彰显说服力,在如实反映成绩背后的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基础上,以生动的事实给人以深刻启示,而非简单呈现发展变化与数字增长;监督性报道要体现建设性,在深入揭示某个问题、现象背后的成因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能单纯地揭短、曝丑;解释性报道则要发挥引导力,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特定事物、问题或现象,分析、梳理和展示其中的内在机理、运行逻辑与发展趋向……总而言之,既要联系全面看个案,又要对照个案反观总体;既要立足当下考察既往,又要总结既往指导当下;既要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又要着眼长远审视当下,切实增强报道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最大程度发挥舆论导向的正效应。

树立新闻真实的创新思维,做优正面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正面宣传,要注重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是做好正面宣传的关键。当前,国际格局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期,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新闻舆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其中,新闻真实或将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在信息来源渠道被污染,AI生成视频的技术审核难度高、耗时久,以及媒体间的时效性竞争压力下,新闻业极易成为AI生成视频‘真实性’的背书者。而一旦作为‘最后事实标杆’的新闻业公信力崩塌,将引发整个信息系统的失序风险,并使我们进入一个泛虚假主义的时代。”有果必有因,知因可求果。知晓事物的原因,往往可以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创造或消除某种原因的办法,来争取好的结果、避免坏的结果。面对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信息洪流,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勇于打破陈旧观念束缚和习惯思维定势,改变过去那种口号式、“千人一面”式的宣传方式,不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切实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推进媒体融合深度发展,不断深化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赋能媒体内容生产和产业转型发展,让新闻真实插上技术的翅膀、让网络虚假新闻无所遁形,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

三、用因果,唱响团结奋进主旋律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现在还要加一条,用得好是真本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因果联系广泛存在于客观世界,也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经常要遇到、辨识的实践课题。随着社会转型加快和传播生态变革,因果联系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中。在“乱云飞渡”的变动、变革、变局中从容以对,在“乱花迷眼”的时事、时代、时势中明辨因果,必须善用新闻真实的因果联系辩证法,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贯穿于媒体深融实践中,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在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

坚持统一真实观,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马克思主义新闻真实观的典型特征是强调新闻真实的统一性”,“统一真实观所要求的‘全面真实’‘主导真实(主流真实)’,不只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真实,同时也是价值论意义上的政治需要、社会需求。”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叙事空间与传播舞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统一真实观,注重部分与整体、特殊与普遍、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精准辨析新闻事实的共性与个性、细枝与主干、表象与本质,确保新闻报道的总体真实性和舆论引导的切实有效性。从新闻内容来看,既要讲清楚现代化具有一般规律的事实,又要讲清楚“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的事实;既要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事实,又要讲清楚其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事实;既要讲清楚它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又要讲清楚它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从报道方式来看,则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普遍和特殊的辩证关系,善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故事讲述大道理,通过线下线上、内宣外宣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更生动、传播更久远。

把握全面真实性,凝聚正能量奋进合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客观呈现复杂国情,还是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只有系统全面地把握新闻真实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工作鼓与呼的作用,用强大的舆论力量来凝心聚力,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的昂扬斗志。把握好新闻的全面真实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方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准确及时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展现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汇聚共创未来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也要直面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问题、回避矛盾,更不是所谓“粉饰太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因此,无论是正面宣传还是舆论监督,我们都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做到事实准确、分析客观,以全面、发展、辩证的眼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胸怀大局全局,科学决定监督什么、怎么监督,通过找准问题症结、推动问题解决,实现建设性与监督性的统一,向社会释放正能量,坚定人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信心。

增强新闻真实感,提升全媒体传播效能。真实性并不等于真实感,前者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则是主观的、可以被人为塑造的。在作风建设上,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善于换位思考,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多从人民群众视角认识事实、把握因果,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向热辣滚烫的生活学习,向前沿艰深的领域挺进,切勿“自我想象”“自我感动”“自我兴奋”。在方式方法上,新闻舆论工作者不仅要追求新闻真实性,更要通过提升个性化呈现方式和全媒体传播效能,让受众真切感受到这种真实,实现真实性和真实感的和谐统一。当前,传播主体复杂多元,新闻反转屡见不鲜,情绪宣泄肆意泛滥,不断消磨乃至扭曲人们对事实真相的认知与敏感:有时明明是假的,人们却信以为真;有的真人真事,却又遭到广泛质疑。能否增强新闻真实感、提升报道说服力和感染力,直接关乎当前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以来,多次强调,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了“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努力锻造跨学科知识素养,掌握新媒体应用技能,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把牢主动权、夯实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彰显新时代新型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结语

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原因和结果存在着多种相互关系,呈现出多种不同形式,在实践中也有多种运用场景。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而言,科学把握因果关系,集中表现为全面辩证地看待新闻的真实性和真实的复杂性。正确认识新闻真实的本义,牢固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都离不开对因果联系的辩证考察和运用。其中,既要重视“互为因果”“因果转换”等情形,也要避免“倒因为果”“倒果为因”“误植因果”等情况。

早在2016年8月,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威廉·戴维斯就在《纽约时报》发表《后真相政治时代》一文,认为在今天的西方社会,“事实”正在逐渐失去主导社会共识的力量,“事实权威衰落已久”,进而提出社会已经进入后真相政治的时代。在生成式AI快速发展的当下,虚拟与现实的界线日益模糊,重新审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必要且十分紧迫。新闻真实是个别真实与总体真实、当下真实与过程真实、表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辩证统一,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精深的实践要求。当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闻舆论工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运用系统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复杂社会现实、辨析因果联系,正确处理“正面宣传”与“新闻真实”之间的关系,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建设性与监督性、真实性与真实感的辩证统一。既要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局限性,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模式化、套路化;既要坚守价值边界,又要突破技术边界、拓展能力边界,建立完善的全媒体融合传播体系,真正筑牢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