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警惕“囤旅游”演变为预付费新陷阱

原创 山西日报客户端 浏览量

  “囤旅游”是当前旅游市场一种火爆的预付费旅游消费行为,同时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消费者纠纷频发的旅游市场怪象。激增的投诉量,体现出消费者对“潜规则”、被“套路”的无奈,揭露了商家随意设置门槛的逐利本性,折射出平台对商家的监管约束不到位。

  “囤旅游”风潮下消费者投诉的聚焦点,可概括为规则内容复杂隐晦、规则呈现隐蔽、兑现时临时加码等,说到底就是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信息弱势方地位,忽视消费者的知情权,故意设置消费陷阱、暗地里“使绊子”,让消费者吃亏后才后知后觉、悔之晚矣。

  旅游消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式;旅游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旅游市场,也必须是能让消费者放心、开心、舒心、安心的消费市场。整治当前货不对板霸王条款,警惕“囤旅游”演变为预付费新陷阱,要着眼于维护消费者知情权、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多措并举、同向同行。首先,消费者在选择有较长有效期、可提前预约的旅游服务套餐产品时要理性选择,不要被低价迷惑,要擦亮眼睛,考察商家信誉,仔细阅读相应规则和退换限制,不要盲目跟风、冲动抢购,避免掉入复杂规则限制打造的“消费陷阱”。其次,商家要诚信经营,自觉主动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将对消费者不利的限制条件,提前说清楚、讲明白,以最显眼及有效的方式展示出来,让消费者能够在足够理解的情形下明明白白消费。再次,平台要承担起对商家的监管约束责任,对售卖预付费旅游产品或服务的商家,要合理约束相关售卖规则,督促商家明确告知消费者预付费旅游产品的限制条件,严格审核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售卖资质,摸清商家是否具备保障消费者无忧退款的清偿能力等。最后,旅游部门、市场监管、消费权益维护机构等相关部门要联合出击,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畅通消费者权利救济通道,严厉打击货不对板、霸王条款、退费维权“两难”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无良商家,让霸王条款再也“霸道不起来”,让消费者放心买安心退、明明白白消费、开开心心旅游,让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增强人民幸福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特约撰稿人 张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