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新农科建设

河南日报 浏览量
作者:赵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这为我们加快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农科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加快新农科建设是主动对接全球兴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系统性重构农业产业体系、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的关键举措。新农科建设要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着力点,把握住三个关键环节。

牢牢把握新农科建设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

牢牢把握新农科建设的政治属性。树立大农业观,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上看新农科建设,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林教育中铸魂育人,推动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实践农林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模式与路径;开发建设“大国三农”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学生爱农知农为农素养。

牢牢把握新农科建设的战略属性。更加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建设新农科,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发展新农科,坚定不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农科建设要面向新农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塑农业教育链、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面向新乡村,服务城乡融合和乡村治理,把高校的人才、智力和科技资源辐射到广阔农村;面向新农民,融合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乡村人才振兴;面向新生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牢牢把握新农科建设的民生属性。更加突出新农科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本质意义和恒久使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既是千百年来农业的基础本质,也是农科教育最具象的家国担当。无论农科专业如何调整变化,农科始终要以民生问题作为核心要义。“知农爱农”的价值观,和“解民生之多艰”的情怀就是其最根本的底色。新农科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学科是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瞄准的是未来现代化农业需要的人才,为推动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做准备。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对新农科建设的实践要求

新质生产力首先跟科技密切相关,要创新就需要人才,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所以,教育、科技、人才这三者跟新质生产力紧密联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涉农院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是新农科建设的三部曲。引导涉农高校深化农林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必须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提出的实践要求。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构成经历了质的变革:传统的农业工具和机械被现代化、智能化的农业装备所取代;农业劳动力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能,成为高素质创新型农业人才;农业的生产对象也因新技术的应用而发生变化。科技创新、绿色生产、产业链整合、人才培养、政策支持,既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又是其对新农科建设提出的实践要求。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提出的实践要求,才能回答“理念怎么新”“专业怎么优”“人才怎么强”“协同怎么联”“质量怎么提”等一系列问题,才能推进新农科建设的顺利有效开展。

“三部曲”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充分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共同构成新农科建设体系。在理念上“顶到天”,对接高等教育改革主旋律,对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在内容上“宽到边”,形成“1+4”结构,即1个理论基础研究版块和4个人才培养要素改革版块,覆盖人才培养各环节;在质量上“立到地”,突出创新导向、特色导向和实践导向,探索面向未来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新范式,推动农林教育基本格局的变革,最终形成农林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范式。

坚持“三个导向”让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农科建设

坚持新农科建设的目标导向,就是“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完善共建体制机制,构建聚焦行业需求、整合多领域科技与教育资源的农业教育治理体系。以“一省一校一院”“新农科头部企业伙伴计划”等政策或项目落地实施为抓手,推动农林院校与研究机构、行业企业融合发展、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完善将优质科研创新资源充分转化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的管理与协调机制。

坚持新农科建设的问题导向,就是要形成积极的问题意识,清醒正视问题、精准研判问题、主动回应问题、高效解决问题。新农科建设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与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识不强,部分学科专业未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不够;学科专业布局与农业产业需求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未能充分理顺,未能充分激发推动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能力不足等。

坚持新农科建设的结果导向,就是要以发展实绩和成效为准绳,用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衡量,把抓落实的成效作为是否真抓落实和抓落实能力的检验标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农林院校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准,深入优化调整农科专业,加大传统农科专业改造力度,聚焦农业新兴前沿专业领域培育新兴专业。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革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聚焦“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强化高校与行业、企业、政府等主体的合作关系,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流程与模式的根本性变革。